童年不值得迷恋 文字控
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叫《苦难不值得迷恋》。
作者讲述父亲从小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来教育自己,总是把好吃的放在冰箱里不吃,好衣服放在柜子里不穿,好东西都要留坏了再用,以至于长大后的他,总觉得压抑难受才是正常的,追求舒服就有罪恶感。
连一只牙刷杯也用了好多年,杯口已经磨得起毛,就在他某一天刷牙的时候,被镜中自己酷似父亲的脸庞陡然惊倒,由此深深的反思对苦难的迷恋,发现这种思想是一个天大的谬论。
这篇文章让我陷入深思。
吃苦作为一种美德被代代传颂着。而吃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苦难本身并不值得赞美,值得赞美的是能够战胜苦难的能力,以及战胜苦难之后获得的幸福。而在没有战胜之前,苦难应该是敌人,是魔鬼,吃苦应该是一种耻辱。
我们读书时候,最先会背诵的古文恐怕就是孟子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然而很多人背着背着忘了开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于是,只有少数人等到天降大任,而大多数人在受苦的漫长过程里感动了自己,竟忘了最终的目的,错将吃苦本身当成了高贵的姿态。
殊不知你虽然吃着苦中苦,却只是人下人,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里的万骨。
更无可救药的,是那些天未降他大任,他却甘愿自讨苦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