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银行利率差45%(同一银行利率差贷款转贷流程怎么算)
大家好,今天小Q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同一银行利率差45%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同一银行利率差45%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年利率单利45%是多少利息?
年利息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年利息=本金×年利率×期限。如果是存款,本金一万元,存期一年,年利率为45%,那么一年后得到的利息=10000×45%=4500元;
如果是借款,本金一万元,借款期限一年,年利率为45%,那么一年后需要支付的利息=10000×45%=4500元。
如果年利率是45%,单利计算,那么一笔本金为P的贷款或投资在一年后会获得本金的145%。
利息 = 本金 × 年利率 = P × 45% = 0.45P
因此,年利率为45%的单利贷款或投资的利息为0.45P,其中P为本金。
年化45%利息算高吗?
不高。
45÷10,000=0.45%
一万元月利息45元,月利率为0.45%,就是月息四厘五,换算成年利率就是5.7%,年息五分七。
这个利率水平与公积金贷款利率水平差不多,比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要低些,算是比较优惠的贷款利率了。
如果是民间借贷的话,这利率水平非常难得了,很难借得到。
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上浮45%、地方银行存款利率上浮55%,该如何选择?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郭鑫认为:
国有银行存款利率上浮45%,意味着你此时存款所获得的利息收益将比以前多增长45%,听起来非常可观,但实际上也只是文字游戏,由于银行存款利息本身基数比较小,所以上浮45%差异也并不明显。
从前段时间央行新任行长在博鳌论坛上的表述来看,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制将逐渐融合,央行将放宽对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上限的非正式指导。这意味着,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将放开,银行可以自主调整存款利率,利率市场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可以预见,央行上述的政策在不久将会出台,商业银行上浮存款利率将会成为常态。某些银行存款下降,可能预示着居民存款出现拐点,加之余额宝这类理财产品的出现,银行吸储的压力倍增。商业银行上调存款利率可能成为常态。地方银行面临国有银行与各类金融的竞争,压力将会更大,上调存款利率高于国有银行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储户在存款时如何选择,还要比较银行之间具体存款额度与期限的限制,根据个人需求来做决定。对于流动性要求高的储户来说,如果期限短、额度小且利率高,自然是最佳选择。对于想要实现储蓄功能的储户来说,他们自然会选择利率相对较高的银行。
既然都是合法正规的银行,显然都在存款保险制度覆盖下,储户的存款在50万元以内都是有保障的。
问题所说的存款利率上浮,能达到这么答幅度,一般来说是大额存单。也就是单笔存款达到20万元以上的存款。
只要是正规的银行,不管是国有大行还是地方中小银行,显然哪个利率高选择哪家银行更好。
出于稳妥的考虑,建议资金较多的储户将资金分散存放。比如一家银行存40万元,这样利息和本金都有保障。
现在央行三年期存款基准利率是2.75%,上浮45%就是3.9875%,上浮55%就是4.2625%,已经跟互联网宝宝类货币基金相差无几或者略高了。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宝宝类货币基金里面存放几万元,用于日常消费,其余存款存成三年期大额存单更好。
在选择银行的时候,也要注意银行存在的陷阱。比如某个什么邮什么政的银行,就特别喜欢推销保险,稍不注意就容易存款变成保险,我是遇到过的。
其次是今后银行理财产品都不再保本保息,存款时不要看到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存在。
我所在的城市还有村镇银行,十万元存款选择三年定期即可享受超过4%的存款利率,同时还会直接返400元现金。但是村镇银行的体量太小,遭遇挤兑风险的可能更大。虽说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障,依然建议谨慎选择。
不用犹豫,钱往高处走,地方银行利率高,肯定选它。不过,同样是地方银行,尽量选经营状况好,有实力,上市的城(农)商行。
银行存款利率遵循着”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规律,大额存单也不例外。
国有大行的优势是大额存单产品线更丰富,但利率肯定拼不过城商行和农商行。以中行为例。起点20万元的大额存单利率仍上浮40%,起点30万元的上浮45%。以一年期为例,20万元起点的大额存单利率为2.1%,30万元的为2.175%。两年期,20万元起点的大额存单利率为2.94%,30万元的为3.045%。
我们再看看城商行中的宁波银行。宁波银行2018年4月23日发行2018年第6期个人大额存单,包括1年期、2年期、3年期(利随本清)、3年期(按季付息)、3年期(按月付息)、3年期(可转让利随本清)六款,年化利率分别为2.13%、3.192%、4.18%、4.18%、4.18%、4.18%。认购起点金额20万元。
从收益角度,肯定选择城商行。不过,城商行和农商行数量众多,经营状况参差不齐。
虽然近年来我国没有一家银行倒闭,也有《存款保险条例》的护身符,然而随着货币紧缩,中小银行流动性普遍吃紧,还是选择那些经营状况好,有实力,上市的城(农)商行,省得给自己找麻烦。
…………………………………………………
欢迎关注,我们换个姿态聊财经。
谢邀!看起来很乐观,但对于真正会存钱的人来说,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例如四大行在基准的基础上上浮45%,那一年定期也只不过1.5%*145%=2.175%。
而像图中很多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都是要高于这一利率的,更别说可以收益转让类的存款,例如网商银行里的活定宝,采用三年定期存款收益转让的方式,其可以像活期一样随时取,可利率却可以高达3.8%。
像网商银行一样形式的还有很多,如微众银行,蓝海银行等都可以盘活三年或五年存款,从而让用户可以随时取的同时拿到更高的利率。
但它又是存款,是受《存款保险条例》保障的,即使银行倒闭,只要一家金融机构里存款低于50万本金和利息都是可以得到全额赔付的。
《存款保险条例》里第五条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同一存款人在同一家投保机构所有被保险存款账户的存款本金和利息合并计算的资金数额在最高偿付限额以内的,实行全额偿付;超出最高偿付限额的部分,依法从投保机构清算财产中受偿。
那么就是说,如今的上浮只是对不怎么会存款的用户来说是一大利好。
从利率的角度出发,要选择当然是选择地方银行上浮55%的了。如担心其风险,那么在一家银行或信用社里存入少于50万的存款就完事了,如钱太多,可以多分几家银行或信用社存入。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大幅上浮现象,原因应该是这四方面:一、央行紧缩货币供应;二、美国不断加息回笼资金,银行出现资金短缺;三、博鳌论坛上谈到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双轨制将逐渐融合,即意味着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将放开,银行可以自主调整存款利率;四、货币基金大量横空出世,并且大量的蚕食银行存款,银行方面需要进行反击。
银行资金短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今年房贷利率的上浮,高的甚至上浮百分之三四十。再加上银行之间存在行业竞争,存款利率大幅上浮也是情理中的事儿了。
但不管怎么浮,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啊!只是不是存款方,而是贷款方罢了。例如基准利率中最长三年期的存款利率2.75%上浮50%,那也只不过是4.125%,而房贷利率只要上浮28%(2.75%*50%/4.9%)就能抵过上浮的存款利率了。
地方银行一般我们称之为城市商业银行,都是按照监管部门要求依法筹建依法经营的,和国有银行相同,都属于可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所以让我选择的话肯定选择利率高的,因为一样是安全的,还可以获得高收益。
就先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的金融体系
城市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都属于商业银行的序列,是合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地方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一样,都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存款保险条例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依照本条例投保存款保险。
在地方的城市商业银行存款,银行也一样,对居民的储蓄存款投得有存款保险,所以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
再来了解一下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股东情况
城市商业银行一般的筹建发起人和最大股东都是当地的政府。
举个例子,比方说郑州银行看看大股东就是,郑州市财政局。
所以说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有地方政府的信用背书,从安全性上讲没有什么问题,大可以放心,在两者之间选择的话,我肯定选择上浮比例高的地方银行。
基准利率上浮45%什么意思?
银行利率上浮45%,是指银行存款利率,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基础利率,基础上再增加45%
1个基点为0.01%,45个基点即0.45%,LPR上浮45个基点就是指在相应期限LPR利率基础上上浮0.45%。若是新签订的贷款合同,LPR为最近一个月的报价,若是已签订合同的房贷利率,那么LPR参考重定价日前最近一个月的报价
到此,以上就是小Q质对于同一银行利率差45%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同一银行利率差45%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