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凤贡献及成就(林凤事迹)【台湾“林关于”林凤的事迹】
大家好,今天小华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林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林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章目录:
一、林凤贡献及成就
在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4月21日,林凤追随郑成功横渡大海,成功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势力。郑成功委任他为前锋,率水师立下赫赫战功。台湾光复后,林凤奉命率领部队在台南县曾文溪北开垦荒地,建设营地,他领导下的队伍将一片荒芜之地转变为了生机勃勃的村落,荒地也变成了肥沃的良田,成效显著。他的辛勤付出对台湾的开发起到了关键作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凤因其在收复台湾和开发台湾中的杰出贡献,于康熙元年(1662年)被授予统领水师署总兵、都督佥事的官职。在康熙二年(1663年),34岁的林凤在癸卯科考中武举人,担任大武镇总兵,功绩被加封左都督。然而,他的辉煌生涯并未结束,清康熙三年(1664年),面对荷兰侵略者的再次进犯,林凤作为先锋与黄安一同领军,成功击退了荷兰军队,但他在保卫台湾的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39岁,牺牲于康熙七年(1668年)农历十月初五未时。
为了纪念林凤的功绩,郑经将台南曾文溪北的林凤屯兵垦荒地命名为“林凤营”,他成为这一地区的始祖,并在当地建立了将军庙供奉。林凤营作为郑成功时期闽南人开发台湾的标志性地点,至今仍是人们参观考察的热门之地,盛产稻米、甘蔗和水果,对台湾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林凤的功绩被朝廷肯定,赐予“元戎”、“忠义”牌匾,并受祀于台南忠烈祠,其墓志铭收藏在台北市的“国立历史博物馆”。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统一台湾后,他的墓地由其弟林凤翀迁回东山岛,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林凤的后裔部分在台湾各地定居,他们的事迹和贡献永远被两岸同胞铭记,成为世代传颂的英雄。
康美籍乡亲对故乡充满热爱,常常组织回乡探亲团,如“台湾康美林氏宗亲致敬团”,他们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捐建学校设施,设立教育基金,传承家族的根与魂。林凤的事迹和精神,是台湾林氏子孙永远的骄傲和记忆。
扩展资料
林凤,女演员。原名冯静婷,又名冯淑仪,广东顺德人。1957年从影,主要作品有《玉女春情》、《南北姻缘》、《如来神掌》等。连续9年获香港(华侨晚报)授予的全球奖。1966年息影。香港60年代最红的粤语片女星,也是香港第一个拥有影迷会的偶像。她主演过《玉女惊魂》、《玉女春情》、《玉女跟踪》一系列卖座片,她的打扮更是万千少女效仿的对象。林凤是20世纪60年代粤语片偶像的代表人物,风行于香港。另外,明朝时也有同名人物;现代有同名作家。
二、林凤事迹
在2000年,台湾“林凤营”垦殖始祖林凤的祖籍地——东山县康美村,其真实身份得到了确认。据连横在《台湾通史》中的记载,林凤是福建龙溪人,曾是延平郡王郑成功的部将,随军入台并在永历十五年(1661年)率部在曾文溪屯田,即现在的林凤营。然而,关于他的祖籍具体地点,连横并未详细说明,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
在康美村的新村谱《康美林氏志谱》中,编纂者林锡源通过收集“文革”前的《康山族谱》史料,以及康美村退休职工林坤城提供的珍贵资料,以及台湾乡亲提供的证据,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示了林凤的祖籍地——康美村。林凤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年),是康美林氏大祖二世八房刚烈公的第十世裔孙,与八世林日瑞之侄关系密切。
康美村是台胞的重要祖籍地,历史上与台湾有着紧密的联系,许多村民移居台湾发展。《康美林氏族谱》记载,自明代以来就有四十多位村民迁往台湾,如林邦基等。如今的康美村,位于东山的东北部,是铜陵镇附近的一个村落,拥有1100多户人家和4200多人口,曾是当地行政中心。
林凤跟随郑成功去台湾的历史背景是,明末清初,郑成功在铜山(今东山)建立军事基地,招募士兵和训练水师。其中,他派部将甘辉驻扎康美,而万礼则在此地建城堡,成为郑成功练兵的场所。林凤,出身军门世家,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加入郑成功部队,因其家族背景和才能被委以重任,成为郑成功的左虎卫和镇左协将,参与了抗清斗争。
扩展资料
林凤,女演员。原名冯静婷,又名冯淑仪,广东顺德人。1957年从影,主要作品有《玉女春情》、《南北姻缘》、《如来神掌》等。连续9年获香港(华侨晚报)授予的全球奖。1966年息影。香港60年代最红的粤语片女星,也是香港第一个拥有影迷会的偶像。她主演过《玉女惊魂》、《玉女春情》、《玉女跟踪》一系列卖座片,她的打扮更是万千少女效仿的对象。林凤是20世纪60年代粤语片偶像的代表人物,风行于香港。另外,明朝时也有同名人物;现代有同名作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华对于林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林凤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