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箴言】孔夫子的箴言(2)
59、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60、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6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2、礼之用,和为贵。
63、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4、有教无类。
6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6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67、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68、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69、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0、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71、巧言乱德。
72、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7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7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7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6、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77、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9、过,则匆惮改。
80、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81、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82、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8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8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8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87、巧言令色,鲜矣仁。
8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9、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9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91、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9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93、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4、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95、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96、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97、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99、不迁怒,不二过。
100、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0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02、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
103、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0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10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07、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0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109、子路问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